首页 > 台前幕后

让世界看到更全面的中国

新闻来源:中央电视台 2016年04月11日 14:59 浏览次数:10538

----------------------------------------------------

——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台长麻静

  北京时间2月19日上午,美东时间2月18日晚,位于华盛顿市中心的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灯火通明。如同任何一个平常的夜晚,各个系统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节目直播。不同于以往的是,当21:00直播结束后,中外员工们仍然聚集在制播区域,等待着完成一项特别任务。他们从分台台长麻静的口中得知,一会儿将以视频连线的方式接受总部一位领导的检阅。

  “与习总书记连线,极大鼓舞了我们的士气”

  21:30,距离连线还有一小时。当麻静告知大家,一会儿要与北京连线的是习主席,所有人都觉得难以置信。资深顾问Jim Laurie特意重复了一遍疑问,得到麻静的确认后,人群中瞬间爆发出了意外而兴奋的欢呼。紧接着,参与连线、为连线提供直播支持的同事们纷纷为即将到来的检阅献计献策。一位外籍制片人提议,正值春节期间,大家不如用中文给习总书记拜年。这个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经过了几次气氛热烈的排练,大家精神饱满地站在连线区域,静静期待着这一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北京时间2月19日11:30,美东时间2月18日23:30左右,大家从大屏幕上看到了习总书记亲切的笑脸。“你们好!”习总书记向大家致以亲切的问候。“总书记好!”麻静率先向总书记问好。“Good morning!President Xi!(习主席,早上好!)”14位分台员工纷纷向习总书记挥手致意。当得知分台成立4年,每天提供5小时、全自制的节目,英语报道团队90%的工作人员来自当地,习总书记对此表示肯定,并向分台全体人员致以良好祝愿。“那真是太难忘的一天,我们亲耳聆听到习总书记对于国际传播力的期望,极大鼓舞了团队士气。”麻静说。与总书记连线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纷纷聚在分台的小咖啡厅互相祝贺,拍照片、发微信、发微博,发facebook(脸书)……第一时间和亲友、同事们分享这自豪而难忘的瞬间。

  看着沉浸在欢乐中的大家,麻静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北美分台从初创到今天,从不到10人组成的筹备队伍发展成为将近200人的国际化大家庭,一路走来,每一步都是弥足珍贵的回忆。

  初创: “我们需要发声,需要去与世界打交道”

  时间回到2011年。为响应国家对于加快国际一流媒体建设的要求,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出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央视决定在北美组建海外分台——这将是央视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机构。时任央视英语新闻频道总监的麻静作为分台负责人,满怀兴奋与憧憬的同时,也深感压力:在国际舆论竞争的核心地区组建并运行如此庞大复杂的报道机构,将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可想而知。

  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正式赴美之前,筹备团队双管齐下:一是在总部的支持下对北美市场充分调研,构成了“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方式传达中国声音”的传播理念与栏目框架;二是围绕劳工法、人事管理、节目制作、版权法、新闻法等领域,邀请美国知名顾问专家,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对全员进行现场培训,使团队成员在赴美之前已对当地媒体环境等有了初步了解。

  2011年11月,北美分台核心管理团队飞往华盛顿,开始了正式驻外的工作生涯。尽管出发前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但仅用不到3个月时间建成分台,在美国当地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刚到分台时,演播室、办公区基建,人员招聘、节目制作等全部都是从零开始”,麻静回忆道。团队中几名“元老级”外籍员工至今也难以忘怀筹备期的点点滴滴。高级制片人George Alexander表示,这3个月是他人生中自豪与难忘的一段经历。尽管拥有在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国际一流媒体从业背景,但是那么短的时间,从无到有地建成一个电视台,在他看来是一件从未经历的“疯狂的事”。2012年2月6日,央视北美分台如期建成播出,那天恰逢中国的元宵节。当首档节目直播顺利完成后,中外员工们忘却了疲惫,纷纷聚集在小咖啡厅,品尝美酒与元宵,分享胜利的喜悦。那晚,许多外籍雇员在兴奋的同时翻来覆去地说:“你们中国人干事情实在是太拼命了!”

  据麻静回忆,初到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对于环境饮食的水土不服,而是对国际化团队管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适应与摸索。开播时间紧、任务重,实枪荷弹的彩排时间只有一周,容不得一丝一毫地松懈与马虎。在第一次彩排演练中,麻静发现了一些本该可以避免的问题,于是毫不客气地对播出团队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改进方案。第二天,几位外籍员工找到她,表示目前团队士气有些低落,“大家连续加班熬夜,为彩排付出了很多心血,可仍然没有得到管理层的认可,都非常沮丧”,外籍人员这样对麻静说。麻静这才开始意识到,文化差异对于管理层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咱们中国孩子考了98分,家长会帮助孩子寻找原因总结,这2分的失误原因是什么?而西方孩子即便考了60分,家长首先会对得到这60分的努力表示赞扬和肯定”,麻静笑道。从那时起,麻静逐渐认识到适时鼓励对于外籍团队的重要性,并尝试用沙龙、聚会等形式促进交流,用柔性管理的方式培养外籍员工团队的凝聚力。

  发展:  “北美分台是中国在国际舞台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缩影”

  麻静告诉记者,进入央视以来,能够有机会参与中国媒体对外报道的成长与进步,见证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令她无时无刻不感到幸运与自豪。1986年年底,作为央视第一个英语新闻栏目,《英语新闻》开始试播,当时只有两个外籍雇员,负责英语文字把关。而今天,央视仅北美分台的外籍雇员就达到了125人。

  “分台的外籍节目制作人员大多具有在CNN、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FOX(福克斯广播公司)、半岛等国际媒体工作经验,专业技能强,熟悉西方受众,具备全球视野。”开播几年来,凭借层出不穷的精品节目,北美分台获得了包括国家头条新闻奖、电视艾美奖提名、纽约节国际电视电影大奖等40多个国际重大奖项。其中,纽约电影电视节组委会曾表示:非常高兴能看到来自中国媒体的参与。在过去,这个奖项的评选鲜有来自中国的作品。而现在,全世界无论是媒体还是受众,都非常感兴趣了解中国正在做什么。

  外籍雇员带来了先进的制作理念和国际化的表达方式,但也难免存在西方新闻从业人员对于中国、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偏见和不了解。麻静说,很多人会受到教育背景、成长环境、本国媒体的影响,而对世界的认知有局限性。“我们在招聘选拔环节就会考察雇员的文化背景、教育和工作经历,以及对国际知识的了解;此外在日常节目管理上既有严格的管理环节,又通过编辑部思想交流会、外请专家培训等方式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我们的雇员。面对面的坦诚交流非常重要,信任和认同是靠坚持不懈的人性化沟通逐渐实现。”

  今年“两会”结束后,周播访谈栏目《热点》制片人Atirath兴奋地对同事们说,人大闭幕的节目做得非常好,很好地解读了中国的政治制度。他感到国际社会对中国国情的偏见声音,都是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国际受众应该多听到我们的声音。分台综合新闻节目主持人Mike Walter曾在参加媒体论坛等场合多次表示,加入CCTV之后,他觉得自己变得比以前更聪明,“因为我们会以更权威、客观的视角接触报道关乎世界命运的重大新闻事件”。

  麻静还介绍说,目前,包括美联社、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BBC(英国广播公司)、CNN等对分台报道近40次。业内著名专家、学者也在专业刊物、网站等发表文章,持续关注北美分台的发展。其中,美国新闻界权威人士、《大西洋月刊》首席记者James Fallows认为“在多次将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的节目与CNN节目相对比之后,发现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的节目信息量更大,内容更吸引人,报道角度更全面,报道形式也不矫揉造作。”

  展望:  “我们需要思考怎样的沟通更有效”

  “与总书记连线时,习总书记提到了国际传播,要求我们要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全面准确地报道中国,传播好中国文化。这其实也是我们长期从事国际传播的电视工作者孜孜以求的事业。”麻静在接受采访时说。她认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既是大胆表达与发声、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也是以海纳百川、润物细无声的传播策略,积极主动地促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以及对我们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当记者问及北美分台“讲好中国故事”的突破点,麻静不假思索道:“沟通”。她认为大至与世界的沟通,小至与国际化团队的沟通,都是一门学问。

  谈到团队沟通,据麻静介绍,和总书记连线收尾时,中外员工一起用中文向习总书记拜年:“新年快乐!”此后有些朋友问他,外籍员工拜年的中文是不是“现学现卖”的。其实,由于分台定期为外籍员工开设中文课,大家或多或少都会说简单的中文问候语,认识简单的汉字。中方员工还帮助外籍员工起了中文名。一些人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柯仁礼”、“贝怡莎”等,贴在了工位上。

  分台的外籍雇员大多第一次服务于中国媒体,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认知大多源于这个集体。而中方雇员们置身于多民族族裔的国际化团队,也在沟通中成长。说到这里,麻静举了一个例子:2015年圣诞节,北美分台举办了搭姜饼屋比赛,中外员工共同组队报名参赛。在作品展示环节,大家发现所有的姜饼屋都不约而同地兼具中西文化特色,这也是北美分台团队兼收并蓄、中西融合的生动缩影。

  采访中记者感到,北美分台的很多中外员工都意识到自己是站在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一线,满怀着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东方美学含蓄内敛,然而世界对中国的哲学思想、艺术成就等知之甚少。比如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还停留在唐人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审美水平上。”麻静这样对记者说。她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吸引力非常重要,世界对我们的文化、艺术产生喜爱,才会更加认同我们的价值观,对我们的命运和追求有理解和同理心,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才能有更坚实的根基。

  对于未来,麻静表示,我们的国际传播将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与世界的关系也正加速调整。中国的国际传播事业既是这一变化的记录者,也是受益者与参与者。虽然任重道远,但我们将奋力前行,不辱使命。               

  (中国电视报记者  马媛媛)

上一篇: 做一档原创节目 只关注诗词本身
下一篇: 打造烧脑的“硬派谍战剧”

央视广告套餐超值价格1.8w,火速来购!

联系我们 了解详情
© 2011-2020 CCTV央视广告服务平台 京ICP备110114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