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探索

“十三五”时期加快我国电视媒体创新创优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新闻来源:中央电视台 2016年08月11日 14:10 浏览次数:10497

----------------------------------------------------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电视业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电视媒体作为党和国家重要的宣传阵地、文化载体和信息工具,担负着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万众创新故事的传播任务,担负着视听内容、传播体系、服务业态的创新创优发展任务。面对“互联网+”“工业4.0”时代的日新月异,电视媒体创新创优发展任务艰巨。

  一、创新创优是电视业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不断提升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实力的紧迫任务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信息、智能、生物等新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应用广泛,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化、立体化、融合化发展的网络时代,世界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电视媒体作为最为普及的大众媒体之一,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

  一是经过80多年的发展,电视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享受家庭娱乐、接受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对人类文明的快速传播和传承起着独特的作用。电视媒体在历经初创期、快速成长期后已经进入成熟期。面对互联网等新媒体不断崛起,电视用户数、电视收入增长放缓等现状,电视媒体亟待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拓展发展空间、创新发展动能成为当务之急。

  二是电视与互联网渗透加剧。互联网经过初创期,正处在快速成长期,为传统行业打开新的空间,“电视+互联网”成为电视媒体创新融合的战略选择。按照中央关于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通过互联网站、客户端、二维码、微博、微信、OTT、Facebook、Twitter等多种渠道向网民提供丰富的内容服务,成为网上舆论的重要力量。网络视频、OTT、视听软件程序等成为电视媒体创新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和战略重点。

  三是视听内容制作更加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拥有摄录设备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可以通过上网实现文字、图片、视听影像的表达,视听内容制作门槛越来越低,从传统广播电视台为主转向传统广播电视台、社会制作公司、互联网站、独立制片机构和普通民众多元并存。在传播渠道泛化的网络时代,原创优质内容不仅是电视媒体永葆生命力的看家法宝,而且是电视媒体和互联网企业竞相争夺的稀缺资源。

  二、创新创优视听内容为龙头,不断推出有筋骨、接地气、有温度、高颜值的现象级节目,满足群众需求,引领核心价值

  电视是音视频技术与影像表达艺术结合的产物。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视听内容是电视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发挥内容优势,不断为广大用户提供喜闻乐见、专业多元、权威深刻的视听内容,是电视媒体占领传播高地的生存发展之道。新闻信息、文化教育、休闲娱乐是电视的基本功能。在网络时代,面对海量的新闻信息和视听内容,电视媒体更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首先,坚持内容为王,构建内容融合生产云平台,遵循制作精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画面精美的创作原则,推动视听内容类型化、本地化、对象化。其次,坚持新闻为本,构建新闻采集推送云平台,遵循快、准、短、深,推动新闻语态平民化、新闻直播常态化、新闻分发聚合化。在“人人即媒介”的年代,电视媒体亟须建立多媒体新闻采集推送云平台,推动“中央厨房式”规模生产,推动新闻“播、讲、说、聊”等多种语态综合运用,推动“文字、图片、声音、图像、数据”等多样素材融合共享,增强草根性和亲和力,促进新闻全天候多渠道现场直播,为广大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新闻服务和个性定制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快节奏、碎片化、移动化的生活需要。最后,坚持特色,构建开放的内容创意云平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推动具有多样化、差异化、原创性的现象级节目不断涌现。

  三、创新创优传播体系为支撑,不断融合各类传播渠道,推动覆盖优势向用户优势转变

  电视是视听内容与传播载体的有机结合。构建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是电视媒体提高传播力、影响力的关键和基础。

  第一,坚持多种渠道并用,统筹利用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不断扩大电视的有效覆盖,使电视信号无处不在,实现人们想看就能看电视节目的目标。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形成天上卫星、地上无线电波、地下光缆电缆等构成的立体式传播网络。随着数字压缩、宽带接入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宽带中国”“智慧城市”战略的加快实施,我国三网融合进程明显加快,传播电视节目的渠道越来越多。电视媒体要顺应三网融合发展态势,从方便本地用户接收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发挥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的优势,统筹利用有线电视(HFC)、卫星直播(DTH)、地面数字电视、IP交互式网络电视、OTT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电话线路(ADSL)、无线宽带(Wi-Fi)等多种接入方式,不断提高电视的有效覆盖率和用户到达率,使人们想看就能看到电视节目。

  第二,坚持用户服务为重,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完善用户管理系统,为广大用户提供公共服务和个性服务,实现人们看好电视、用好电视的目标。电视传播占用社会公众的频谱资源,承担着公共服务的责任。电视媒体要顺应“内容+平台+渠道+终端+软件”融合发展趋势,加强与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社交软件等各类传播平台合作,加强与电视机、计算机、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各类终端企业联合,建立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的用户管理系统和版权管理系统,分析各类视听节目收视情况,深挖各类视听用户的实际需求,改进优化电视生产供给状况,为各类终端用户提供更为精准、更为贴近的内容与信息服务,更好地保护电视媒体与用户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三,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积极利用移动互联、手机电视等技术手段,为广大移动人群提供便捷的音视频服务,实现“人在哪儿、重点就在哪儿”的目标。电视媒体要顺应新时期人们移动化、个性化生活的需要,加强与电信运营商、无线数字电视运营商的合作,更加积极主动地利用移动互联网、数字多媒体广播网等技术手段,为手机、车载、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用户提供各类音视频服务,全面覆盖、无缝连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接收的需要。

  四、创新创优服务业态为根本,不断优化视听服务应用平台,扩大多层次有效供给,满足多样化用户需求

  电视是资讯信息与视听娱乐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与视听内容融合发展加快,新型服务业态层出不穷:一是为提高画质、增强现场感,出现了高清电视、4K/8K超高清电视、3D立体电视、VR/AR(虚拟与增强现实)电视片等新业态;二是为改进线性传播、增强互动性,出现了视频点播、IPTV、OTT、网络视频、手机视频等新业态;三是为改善大众传播,增强社交性,出现了社交电视、社交微视频等新业态。如果说视听内容是电视的灵魂,那么服务业态则是电视的外在表现,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体验。

  第一,坚持高清与智能并举,扬广播方式优势,补点播互动短板,推动电视媒体继续主导电视屏的入口级平台。

  第二,坚持多屏联动,积极利用客户端、播放器等软件程序,为电视、手机、电脑、车载、可穿戴设备等用户提供更为精准的、端到端的视频服务。电视媒体要顺应多屏发展态势,主动与互联网、终端软件等技术型企业联手,建立适合大屏小屏、简便流畅的视频播放引擎入口级软件平台,不断优化升级,实现多屏联动;在推动大视频采集制作的同时,更多地投入小视频、短视频、微视频生产,为大屏小屏提供不同的内容形态;积极利用“三微一码一端”及Facebook、Twitter等社交渠道推送“人气旺”的视频,吸引更多粉丝,扩大“朋友圈”,提高黏着度,形成电视媒体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第三,坚持业态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并重,拓展多种赢利模式,延长“电视+”产业链,形成共荣共赢的视听产业生态圈。推进电视技术创新,要加快设备系统更新换代、生产工艺优化升级、传播渠道拓展延伸、服务方式革故鼎新,积极运用专利法等法规维护技术创新者合法权益,使“电视+新技术”产业链不断延展。推进电视艺术创新,要在作品形态、节目模式、表达方式、表现形式、编排方法、内容包装等方面下功夫,以电视作品带动视频、动漫、游戏、电商等衍生产品齐头并进,运用著作权法、网络传播法等法规维护版权人合法权益,使“电视+新媒体”产业链不断拓展。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积极运用商标法保护多年来形成的知名电视机构品牌和节目栏目品牌,维护电视媒体的合法权益,同时努力培育新型视频媒体品牌,拓展疆域,促进视听产业发展。

  五、创新创优运营管理为保障,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激发活力,提高效率,展现魅力

  电视是重装备、高投入、智力密集型行业,工种繁多,身份复杂,不仅有编辑、记者、播音、主持、创意、策划、编导、制片等文化工作者,而且有摄像、录音、灯光、舞美、造型、设计、数据、制作、传输、播出等技术工程人员,还有广告经营、动力供应、后勤保障等各方面从业人员。电视媒体要充分调动发挥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劳动、知识、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迸发活力,形成强大的生产力,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公信力和美誉度。

  一是建立健全产权明晰、运转高效、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强有力的战略管理团队。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电视媒体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仍在探索中。电视媒体作为生产单位,要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以及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建立健全遵循社会化大生产规律和媒体发展规律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要素市场的杠杆作用,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效统一。要完善媒体章程制度,明确决策机构(党委会/董事会)、执行机构(台长/总裁办公会)和监督机构(纪检组/监事会)的各自职责,分工合作、有效制衡、运转高效,确保完成媒体使命。要积极推进授权管理和扁平化管理,权责一致,精兵简政,减少管理环节,提高运行效率,提升电视媒体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二是建立完善鼓励创业、激励创造、奖励创新的约束机制,形成共生共荣的利益共同体。当下,实现价值、获取利益、赢得尊严成为许多创新创业者的直接动因。电视媒体要加快人事、分配、保障等内部机制改革,更加重视创新型人才资本的投入,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人事管理制度,健全符合电视媒体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从业人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利益共同体,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提高从业人员的获得感、荣誉感和归属感。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利用风投、众筹等方式孵化创新项目,利用股权、期权等办法激励创业人员。同时,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加强合法合规的监管,加强职业道德约束,强化法纪底线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宣传纪律、财经纪律、廉洁纪律,践行“严、细、深、实、快”作风,共建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向善向美、开放包容的精神家园,共同维护电视媒体的良好社会形象。

  三是塑造培育用户为本、导向为魂、奋斗为荣的共同价值追求,形成甘苦共担的命运共同体。“道不同,不相为谋”,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是凝聚电视从业人员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柱。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电视媒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强化用户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认真研究、准确把握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实际情况,把不断改进视听内容生产服务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和资讯信息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将宣传教育与文化娱乐、满足需求与引领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要强化喉舌意识和政治担当,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守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坚持导向正确金不换,把阐释党的主张与反映群众的呼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正面宣传为主与新闻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疏导社会情绪,传播正能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振精气神,放低身段、精准创造,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走有中国特色的“电视+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作者为中央电视台财务管理中心  涂昌波)

上一篇: 网络化制播环境下基础平台系统高可靠、高可用优化技术探讨与实践
下一篇: 2016年央视“春晚”转型之中的再升级

央视广告套餐超值价格1.8w,火速来购!

联系我们 了解详情
© 2011-2020 CCTV央视广告服务平台 京ICP备1101149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