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前幕后

塑造有血、有肉、有温度的彭德怀

新闻来源:中央电视台 2016年05月26日 16:53 浏览次数:10621

----------------------------------------------------

  正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热播的电视剧《彭德怀元帅》,是一部全景式记叙彭德怀革命生涯的电视剧。该剧历经三年精心打造,由创作过多部红色题材电视剧的著名编剧马继红、高军、徐江担纲编剧,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宋业明执导,将彭德怀充满传奇的一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审查过程中,该剧得到了党史专家、军史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部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完美结合的作品,是一部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完全统一的作品。近日,记者采访了该剧编剧马继红、徐江,以及该剧导演宋业明,听他们讲述创作《彭德怀元帅》的感受。

  马继红:彭德怀的人生经历很传奇

  彭德怀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他出生于赤贫之家,8岁时母亲去世,在特别艰苦的环境中长大,要过饭、放过牛、当过堤工,从这样的孩子成长为赫赫有名的大将军本身就很传奇。

  《彭德怀元帅》我们从1926年彭德怀配合叶挺攻打武昌写起。我们知道,他在中国革命最低潮、很多人脱党退党的情况下,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而他当时的职务已经是湘军的连长,每月的俸禄有几百大洋。他举行平江起义,创办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并把这支部队带上了井冈山。长征中,他一直是中央红军的开路先锋,保卫着党中央。抗日战争时期,他被任命为八路军副总指挥,和朱德一起指挥了平型关战役,此后大大小小战役战斗不断。解放战争时期,他是解放军的副总司令,解放了大西北。开国大典时,很多国家领导人都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他却在进军西北的路上。不久后,他又接到了抗美援朝的任务……

  接到创作《彭德怀元帅》的任务后,觉得神圣的同时,我又有一些忐忑,因为觉得彭老总不好写。我从小在部队长大,15岁当兵,到现在已经过去40多年,本身就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感情。因此在写剧本之前,我们先到了彭德怀的故乡,参观彭德怀纪念馆;然后到平江,在那个地方我懂得了什么是信仰;再到井冈山,在那里我感觉到了什么是坚强;最后又到了陕北,在那里明白为什么“唯我彭大将军”。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去了解彭老总,这期间还包括阅读了大量的史料。

  《彭德怀元帅》的创作,向观众展示了以往大家所不熟悉的彭老总的故事。我说说彭德怀的爱情,他的第一任妻子刘坤模在平江起义的时候回了老家,之后彭德怀一直颠沛流离,他的妻子也因为军阀迫害失去了联系。此后的10年中,彭德怀身边没有任何一个女人,在延安,有外国记者问他这件事。他回答说:“我有老婆,我承诺过要去接她。”1938年,刘坤模找到了延安,彭德怀欣喜若狂,但他没想到的是,刘坤模以为彭德怀已经战死,嫁给了曾经救过她的一位老师,还有了孩子。这对彭德怀的打击很大,但他还是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刘坤模。在此之后,他才遇到了浦安修,开始了与浦安修的爱情。

  我个人觉得,彭德怀的故事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首先他有信仰,在那样艰苦的情况下要求入党。其次他很执著,任何时候都不畏强敌、不畏困难。另外他爱民如子,因为他是农家子弟出身,因此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人民的疾苦。彭德怀是坦坦荡荡的,所以我希望能通过手中的笔,把他真实地还原出来、塑造出来,今天我们富裕了,但缺少彭老总的精气神。同时通过这部电视剧,观众可以看到一个比较完整的、多侧面多角度的彭德怀,可以看到他的柔情,也可以看到他的幽默,还是挺有看点的。

  宋业明:走进彭德怀的内心世界

  我过去拍了很多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但在元帅当中,我个人非常崇敬彭德怀,尤其是他的性格,他的率真、真诚、勇敢、忠诚,还有敢于担当的品质,在今天非常需要呈现。同时,彭德怀经历过军阀混战时期、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还有抗美援朝,通过展现他这个人物,我们军队的发展史也可以比较全面的看到。可以说,这部戏让我们相聚在一起,是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份共同的爱,就是我们对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的爱戴和崇拜。

  《彭德怀元帅》是纪实风格的人物传记片,全剧以彭德怀平江起义、井冈山与朱毛会师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1949年后主抓部队现代化建设为背景,在展现他的光辉业绩的基础上,浓墨重彩地表现了他的人物性格和品德,充分展现他对敌人的雷霆之威,对党的赤子之忱。井冈山上他无私无畏,把自己的第五军交给了毛泽东和朱德,面对敌人的“围剿”,他主动提出留守,掩护毛泽东率红军主力撤离;抗日战争中他不能容忍日军对百姓的烧杀,像一头雄狮发出怒吼,发起了百团大战;在延安为保卫党中央毛主席的撤离,他率2万人马与胡宗南的20万大军周旋;朝鲜危急,他不带一兵一卒,连妻子浦安修都来不及打招呼,只身挺进前线……

  彭德怀曾说过,我是一个勇敢的农民的儿子,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目的就是为了早日结束战争,让人民过上安稳的日子。1949年后,他不是当干部老爷,而是以人民公仆自勉,当百姓群众的勤务员,他真正做到了“吃人民的饭,为人民做事”。1961年,他下乡调研,不住宾馆,一个多月就住在彭家老宅,百姓送给他一瓶蜂蜜,他非要付给人家30元钱。老乡留他吃顿饭,他必须要交饭钱。他的侄女彭钢、他收养的烈士子女左太北等,国家有政策不交学费,他坚持这些孩子是他收养的,学费应该由他来交。这就是我们的彭老总,当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越深,对他的爱越浓,创作的激情越强烈。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需要我们弘扬彭德怀元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扬美德,正是我们拍摄《彭德怀元帅》的目的。

  徐江:以细节再现彭德怀的精神世界

  《彭德怀元帅》的创作,力求把主人公彭德怀的形象塑造得饱满、生动。以往一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有些会失于两个极端,一是虚构史实,想像编造,另一种是拘泥于历史事件本身,把主人公神圣化、概念化,缺乏亲和力。

  在剧本的策划之初,以马继红为首的编剧团队就确定了一个创作原则:在忠于史实的基础上,根据人物的性格逻辑、时期背景,创造生动的细节来再现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在剧本中,我的创作内容涵盖了长征、八年抗战、解放战争等重要历史时期,在这期间,彭德怀历经无数恶战。但单纯描写战争,显然“费力不讨好”,我们从塑造人物性格出发,主要把精力放在细节的营造上,比如转战陕北期间,彭德怀几乎与国民党主力部队迎头遭遇,他藏身窑洞,当国民党军队从身边呼啸而过时,彭德怀居然若无其事地呼呼大睡……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一代名帅的大智大勇跃然于荧屏之上。

  以细节表现人物,还不仅仅局限于主人公自身,要刻画好一个历史人物,关键要写好他身边的两类人,一类是他的“爱人”,另一类是他的“敌人”,特别是后一类人,常常被以往的创作者忽视。自古以来,一个英雄的高度往往是由他对手的高度决定的。在创作中有意地丑化、矮化对手,结果反而是降低了主人公的价值。《彭德怀元帅》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彭德怀的对手,从早期情同手足后来反目成仇的下属郭炳生、骄横暴躁的共产国际代表李德、日军司令冈村宁次,到国民党西北剿共总指挥胡宗南,几乎每一个反面人物都按照独特的性格逻辑,表现得鲜活、生动,最终也使得主人公的英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

  (中国电视报记者 韩平)

上一篇: 《中国大能手》一生择一事
下一篇: 让童心飞扬 让梦想起飞

央视广告套餐超值价格1.8w,火速来购!

联系我们 了解详情
© 2011-2020 CCTV央视广告服务平台 京ICP备11011491号-5